深入社区开展城管法律法规普法、垃圾分类宣传;协助社区维护公共卫生环境,规范车辆停放;开展背街小巷专项整治,全面治理私搭乱建……现如今,市民每天在家门口、于细微处都能感受到市容环境的变化,幸福指数节节攀升!
服务为先,实现城市管理和为民服务有机融合
2022年以来,我市按照省住建厅年度工作安排,在主城区社区(村)推进城管进社区全覆盖,建立相关工作机制,并逐步在其他县区推开,形成以社区为单位的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亮点。同时,集合各方力量推动城管力量再下沉,执法和服务两个关口再前移,积极打造“有事找城管,我在您身边”淮北城管服务品牌。
目前,全市已完成城管执法进驻社区83个,其中完成社区城管示范工作站建设15个;全市共建设执法服务岗亭25个,其中完成标准化岗亭8个。
坚持党建引领提高群众参与度
市城市管理局以党建引领为“红色引擎”,画好同心圆,搭好连心桥,推动管理前移、服务下移,力促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。
建立“嵌入式”党建模式。以街道办事处为纵深,建立“街道党工委—社区党支部—小区党小组—党员居民理事会”四级组织体系,街道城管执法中队配备指导员,在街道、社区党组织交叉任职,党员执法骨干在街道社区实行“双报到”,街道、社区党建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,与单位党建、行业党建互联互动。
搭建“四位一体”协调机制。街道党工委牵头,整合街道社区资源,构建街道社区党组织、执法中心、物业企业、业主委员会共同参与的“四位一体”协调机制。坚持“街道吹哨、部门报到”,城市管理、公安、市场监管、生态环境、应急管理等部门随时响应任务,实施综合执法、联动整治,实现“小事不出社区、大事不出街道、矛盾不上交”,积极构建共商、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。
构建“点线面”管理体系。在街道开展规范化执法中队建设,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牵头组织、协调开展社区违法建设、毁绿种菜、油烟噪声扰民、“飞线”充电等执法整治。在各社区设立城市管理工作站、说事室、民情室,派驻人员挂牌办公,设立党员先锋岗,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当好“小巷管家”,动员群众参与城市基层治理。在街头设置城市管理执法服务岗亭,集法律宣传、业务咨询、便民服务、街头救助、轻微违法行为处罚、环卫工人驿站为一体,及时处置违反“门前三包”规定、机动车非机动车违停、占道流动经营、非法小广告设置等市容秩序方面问题,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,提供便民利民服务。
做实管理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
建好“主阵地”,下好“绣花功夫”是关键,市城市管理局积极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法律宣传进社区。利用社区宣传栏、市民公开信、微信工作群、电子屏、问询台等,向社区群众、商户、工地等积极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。公布违法行为举报途径,采取有奖举报方式,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。举办城管开放日、主题体验活动等,邀请群众走进来、亲体验,增进理解支持。
便民服务进社区。通过城管社区工作站链接属地各方资源,推动社区单位共建,动员群众参与社区共建,开展社区环境整治、城市管理、垃圾分类、医疗义诊等管理服务活动,及时解决群众困难,用心服务社区居民。
城管执法进社区。把群众的痛点作为治理的重点,用好“城管+”联动手段,着力解决群众虽然看得见但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。“城管+交警”联动,清理各类“僵尸车”;“城管+消防”联动,常态化开展“飞线”充电治理,加速安装步伐,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已覆盖350个小区,能同时满足5.3万名群众使用;“城管+环保”联动,持续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,油烟噪声扰民问题大幅度下降;“城管+街道”联动,持续开展违法建设、大型户外广告整治行动,城市空间环境得到不断净化;“城管+市场”联动,开展菜市场、商超周边执法整治,55处季节性瓜果临时销售点、84个摊群点、微市场彰显城市管理“温度”;“城管+教育”联动,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治理,抓好“护学”保障。
智慧城管进社区。用好“智慧平台+网格员+微信随手拍”,将智慧城管延伸至社区小区、深入到基层末梢,实现部门职责监管始终在线,每月万余件平台问题涵盖便民停车、垃圾分类、 户外广告设施、噪音扰民等城市管理的大部分领域,有力推进了城市管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。
创新工作机制保障群众有效监督
市城市管理局着眼常态长效,构建人人有压力、个个有责任的工作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。
建立责任传导机制。固人定岗落责,建立信息公示制度,建立城市管理进社区职责清单、事项清单和工作流程图“两单一图”,明确工作职责。建立定期检查考核制度,加强对社区城管的日常工作绩效考核,并将结果与绩效奖惩和年度评先评优挂钩。
建立联络联动机制。以联系对接制度,确保部门之间共享互通工作信息,共同制定管理或整治方案,加大对社区的动态管理力度,确保矛盾纠纷调处实现常态化。
建立社会评议制度。不定期邀请各界代表体验城管进社区工作,开通热线电话,畅通群众监督和投诉渠道,真诚接受社会评议,使城市管理融入社区、根植社区、服务社区。
建立工作保障机制。定期组织学习培训,规范指导执法工作。设立专项经费,协调解决办公场所,配置执法车辆,配齐办公设备和执法装备,保障工作正常开展。
“城市管理进社区,服务群众面对面”是完善社区治理的有益探索,是服务居民的创新之举。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将更加主动对接群众需求,积极动员群众参与,促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、预防式、服务型转变,解决好群众身边“可视”“有感”的问题,构建起更加和谐高效的城市管理执法机制,全面开启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新征程。